2024年12月4日,老挝东盟制药(TLPH)生产的吡托布鲁替尼Pitobrunib(Pirtobrutinib)获得老挝卫生部食品药品司(FDD)正式批准上市!东盟制药的吡托布鲁替尼,商品名为Pitobrunib,片剂,包含100mg*60片/瓶、50mg*30片/瓶两种规格。
其推荐剂量为200mg,每天口服一次,直到疾病恶化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服用吡托布替尼时,伴水吞服,不要切割、压碎或咀嚼药片。每天同一时间服用,可以与食物一起服用,也可以不与食物一起服用。如果漏服一剂超过12小时,不需要补服,按计划服用下一剂。
吡托布鲁替尼(Pirtobrutinib),2023年1月获得FDA加速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吡托布鲁替尼也成为FDA批准的全球首款且唯一一款非共价(可逆)BTK抑制剂;同年12月,获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成人患者。
作为新一代BTK抑制剂,吡托布鲁替尼(Pirtobrutinib)获批是基于国际性I/II期BRUIN研究的开放标签、单臂、多队列数据。数据显示:
120例接受吡托布鲁替尼(200mg,每日1次)治疗MCL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0%,完全缓解率(CR)为13%。
在108名CLL/SLL患者中,吡托布鲁替尼治疗的总体缓解率(ORR)为72%,所有缓解均为部分缓解。中位缓解时间为3.7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2.2个月。
第一、二代共价BTK抑制剂(伊布替尼、阿卡替尼)主要是通过与BTK活性位点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共价键产生酶抑制作用,但共价结合易产生耐药突变。吡托布鲁替尼作为一种高选择性的下一代BTKI,通过非共价、非c481依赖的结合阻断BTK的ATP结合位点,从而克服对共价BTKI的获得性耐药性,是第一、二代BTK抑制剂耐药后的全新用药选择。
不良反应及禁忌
吡托布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疲劳、肌肉骨骼疼痛、腹泻、水肿、呼吸困难、肺炎和瘀伤,发生率≥15%。
此外吡托布替尼具有一些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人群,在以下情况下应谨慎或避免使用该药物:
与强 CYP3A 抑制剂的相互作用
与吡托布替尼同时使用会增加药物成分的全身暴露,这可能会增加吡托布替尼不良反应的风险。在吡托布替尼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强 CYP3A 抑制剂。如果无法避免同时使用,请减少吡托布替尼的剂量。
与强或中度 CYP3A 诱导剂的相互作用
与吡托布替尼联合使用可减少药物成分的全身暴露,这可能会降低吡托布替尼的疗效。避免同时使用吡托布替尼和强或中度 CYP3A 诱导剂。如果不可避免地与中度 CYP3A 诱导剂同时使用,请增加吡托布替尼的剂量。
与敏感的 CYP2C8、CYP2C19、CYP3A、P-gP、BCRP 底物的相互作用
与吡托布替尼同时使用会增加它们的血浆浓度,这可能会增加与这些底物相关的药物对最小浓度变化敏感的不良反应的风险。
老年人
与<65 岁的患者相比,年龄≥65 岁的患者发生 ≥3 级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的比例更高。
肾功能不全患者
严重肾受损(eGFR 15-29 mL/min)增加吡托布替尼暴露。减少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吡托布替尼剂量。轻度或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建议调整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
吡托布替尼会造成胎儿伤害。患者在治疗期间和末次给药后1周内使用有效避孕。建议女性在服用吡托布替尼期间和最后一次服药后一周内不要母乳喂养。